更新时间:2022.08.10
法定继承人有偿还被继承人债务的义务。根据法律规定,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法定继承人的法定义务如下: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继承人有以下权利及义务: 1、继承人有接受继承和放弃继承的权利。继承人是否接受继承,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2、继承人有取得遗产的权利。没有放弃继承的继承人自继承开始便可以取得已死亡的被继承人的财产。 3、继承人有请求分割遗产的权利。遗产被几个
继承人的法定义务: 1、继承人有管理遗产的义务。尤其是实际占有遗产的继承人,在遗产分割以前应认真管理遗产。 2、执行遗嘱的义务。 3、偿还被继承人债务的义务。继承人应以其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
1、配偶、父母、子女、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者丧偶女婿、名为养孙子女的养子女、代位继承人、胎儿。 2、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 一、第一继承人 1、配偶;合法婚姻关系中配偶双方互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所以,同居关系的双方、婚姻被宣告无效
遗产法定继承人有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
在法定继承中,享有遗产继承权的人主要分为了两大类,包括第一顺序继承人和第二顺序继承人。其中第一顺序继承人就有死者的配偶、父母以及子女,此外,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女婿和媳妇也是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来继承遗产的。第二顺序继承人则包括兄弟姐妹、祖
法定继承又称为无遗嘱继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的一种继承方式。法定继承实际发生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被继承人生前没有立下遗嘱; 2、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3、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
有权法定继承遗产的是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中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
(1)继承人有管理遗产的义务。尤其是那些实际占有遗产的继承人,在遗产分割前应当认真妥善管理遗产,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遗产毁损、灭失,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吞或者争抢。 (2)执行遗嘱的义务。继承开始后,被继承人留有遗嘱的,继承人应该严格按照遗嘱
《民法典》规定继承人主要有以下权利与义务: 1、继承人有接受继承和放弃继承的权利; 2、继承人有取得遗产的权利; 3、继承人有请求分割遗产的权利; 4、继承人有管理遗产的权利和义务 5、执行遗嘱的权利义务; 6、偿还被继承人债务的义务。
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顺序如下: 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个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继承人继承,第二继承人不继承,第一继承人不继承的,由第二继承人继承,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育子
遗产法定继承人如下: 1、配偶、父母、子女、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者丧偶女婿、名为养孙子女的养子女、代位继承人、胎儿。 2、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包括两种含义: (1)客观意义上的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