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6
刑事诉讼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立案阶段、侦查阶段、起诉阶段、审判阶段和执行阶段。一般刑事案件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和审判阶段(人民法院)。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刑事诉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阶段;2、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3、法院开庭审理阶段以及执行阶段。其中,法院审理阶段又分为一审审理阶段和二审审理阶段,同时还包括审判监督程序和死刑复核
刑事诉讼有以下阶段: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作为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局长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侦查实验,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的行为。”
刑事诉讼主要包括五个阶段: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 1、立案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犯罪人的等方面的材料进行审查,判明是否有犯罪事实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决定是否作
《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局长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侦查实验,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的行为。”
我国的程序法就是: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实体法的话就包括:刑法、民法这样基本法就是:宪法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法当然就是指刑事诉讼法了望采纳。
民事诉讼程序,一般有以下的5个步骤:1、起诉方需要撰写民事起诉状,根据被告的人数提供起诉状的副本;2、起诉状准备好后,起诉方需要到管辖区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审核收到的资料和证件,符合条件的,会发放立案通知书。起诉方需要到立案庭预交
民事诉讼不可以附带刑事诉讼,但是刑事诉讼可以附带民事诉讼。具体情况如下: 1、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我国采取先刑后民的审判原则,由法院先对刑事犯罪进行审理,再就涉及的民事责任进行
民事诉讼流程及时间如下: 1、原告起诉,法院在七日内审核决定是否予以立案。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2、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3、当事人不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