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6
酒驾肇事报警后,一般不宜认定为自首,肇事人报警接受处理的行为,是一种法定的事后行为。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驾驶人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这是法定义务。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行为人在驾车交通肇事后停车报警,接受处理的情况并不鲜见。这时,酒驾肇事报警后该如何认定是否应该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自首笔者认为,一般不宜认定为自首,主要是该报警接受处理的行为,是一种法定的事后行为。理由如下:第一,从性质认定
认定酒驾肇事逃逸: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逃离的行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
酒后驾车在交通事故中的具体责任还要根据驾驶员在事故中的具体交通违法行为来确定,不是单纯的说酒驾就是全责或多少比例。具体的是: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
交通肇事逃逸怀疑酒驾如何认定,要以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为准,有逃逸行为的,要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二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
酒驾肇事后报警接受处理可通过其性质、刑罚进行认定。从性质认定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员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
判定是否属于酒后驾驶的,应当根据测量驾驶人驾驶时血液中酒精含量值是否达到20mg/ 100ml,达到的则属于酒驾,如达到80mg/100ml的,则属于醉驾。
断定驾驶人的醉酒驾驶肇事逃逸行为,可以通过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以及其是否具有潜逃行为进行认定。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交通警察应当核查当事人的身份证件、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等,以获得相关证据
酒驾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可以比照标准的处罚从轻处罚。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不构成犯罪的,酒驾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
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后投案自首情节为: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