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5
从犯自首可鞥免于刑事责任。法律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即使从犯自首的,也应当根据其实际的犯罪情节和危害结果,由法院对其审判是否免于刑事处罚,一般是有可能免于的。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交通肇事逃逸后又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违法行为的,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和《中
酒驾肇事逃逸后自首判刑: 构成犯罪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论处,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
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 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
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犯罪分子必须自动投案;犯罪分子投案后应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犯罪分子必须接受审查和裁判。特殊自首的构成要件:特殊自首的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成立特殊自首,主体要件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必
自首对量刑的影响是:自首罪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虽然犯罪嫌疑人没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
自首不是减刑的条件。减刑是刑法规定的刑罚执行过程中的一项措施, 指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 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有重大立功表现(例如阻止他人重大犯
减刑是刑法执行过程中实施的一项措施。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狱规定。接受教育改造或者是对社会造成重大贡献的,可以适当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人民法院及以上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在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一)数量标准:非法持有毒品罪规定了2档刑期,一个是数额大,在7年以上至无期并处罚金;一个是数额较大,3年以下,情节严重的,3-7年,并处罚金。 (二)含量折合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了对贩毒的数量不以纯度折算,但近年新
酒驾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可以比照标准的处罚从轻处罚。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肇事的车主一时过于害怕,就逃离了现场。后来经不住个人良心的谴责,也害怕逃亡生活,就积极的去公安机关自首了。那么这类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首情况如何处罚?《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中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由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肇事人的法定义务,而肇事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