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4
取保候审期间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如果执行机关批准,则可以去外地。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属于刑事强制措施,嫌疑人在取保候审之后必须要保证随传随到,不能妨碍公安机关的侦查取证。取保候审可以去外地,如果当事人确实有正当的必须要暂时离开居住地的情况的话,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批准,如果公安机关批准通过了,就可以暂时离开所居住的县
取保候审期间可以去外地。但要取得执行机关的批准才可以离开,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3、在传讯的
可以,但要及时进行报告。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但根据2020年7月1日生效施行的《社区矫正法》规定,社区矫正对象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
可以。根据我国刑法对缓刑制度的规定,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定期向考察机关汇报状况,离开所居住的县、市要报请考察机关批准。从规定上看只要获取考察机关的批准,去外地工作是可以的,并且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被认定人身危险性低,因此有正当理由就可以向
可以。根据我国刑法对缓刑制度的规定,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定期向考察机关汇报状况,离开所居住的县、市要报请考察机关批准。从规定上看只要获取考察机关的批准,去外地工作是可以的,并且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被认定人身危险性低,因此有正当理由就可以向
1、缓刑期间一般是可以外出的,但未经考察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 2、如果法院根据犯罪情况同时对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的特定活动作出了限制,缓刑期间也不得从事相应的活动; 3、此外,缓刑犯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是可以的,但是应当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请。具体而言有关缓刑考验期间工作生活问题的规定主要为 (1)缓刑期间接受社区矫正。必须遵守社区矫正监管规定,应当在居住地县级行政区域内工作生活。 (2)缓刑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居住地县级行政区域。有正当理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