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8
财产分割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开始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离婚诉讼时,属于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都可以分割。包括房屋、存款、股票之类的,因此,在离婚分割财产时,首先需要明确哪些是属于共同财产,哪些是属于个人财产,之后再进行分割。
协议离婚应当涉及财产的分割。因为办理协议离婚的就要求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了才可以办理协议离婚。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在办理离婚登记后,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离婚财产分割涉及到这些税收问题:营业税,离婚财产分割免收营业税;房屋的契税,离婚房屋转让也不收契税;个人所得税,夫妻分割财产的时候也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离婚诉讼时这些离婚财产可分割: 1、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2、生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没有明确赠与一方或者由一方继承的财产; 5、夫妻约定为共同财产的财产。
可以,在向法院起诉离婚的过程中只要求解除婚姻关系,而不要求对财产进行分割是法院是会受理的,所以可以采取只起诉离婚不分割财产。法律并没有禁止离婚时不分割财产的行为,诉讼离婚的法定条件是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如果感情已经破裂,没有和好的可能,调解
我国法院受理的涉外离婚案件,离婚以及因离婚而引起的财产分割,适用我国法律。认定其婚姻是否有效,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我国法律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离婚诉讼分割财产的原则是:照顾子女、女方权益的原则和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 1、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公平公正地分割共同财产。 2、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新法对共同财产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由此可知,对于夫妻的共同财产分割,首先应当由夫妻双方自由处理,即尊重当事人意愿原则的体现,无论如何处理,只要符合当事人的意愿,他人
诉讼离婚分割财产手续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夫妻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协议分割,协议分割财产不成的,则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等原则予以判决。
离婚诉讼中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有以下内容: 1、离婚诉讼遗漏夫妻共同财产的; 2、离婚后,一方发现另一方在离婚诉讼中隐瞒、转移、出售、破坏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要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或者处理债务的; 3、当事人有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