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2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要求,精神残疾一级及二级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二
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该规定没有明确规定要赔偿伤残赔偿金。所以在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中,伤残赔偿金一般不能得赔偿。作为受害人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时,如果对方能赔偿伤残赔偿金,人民法院会作为从轻判处的
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如下: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
残疾人犯罪的,也应当负刑事责任。肢体残疾人犯罪的,并不是免除刑事责任的情形,但依据刑法的规定,残疾人犯罪的,可以依据犯罪情节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肢体残疾就不受刑事处罚。
智力残疾人原则上不需要由兄姐去照顾。但未成年监护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均丧失抚养能力的,则兄姐有能力的,应扶养其智力残疾的弟妹。或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丧失扶养能力的,其他近亲属应履行扶养义务。
残疾人犯罪时一般要负法律责任,但是可能需要考虑其残疾情况予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法律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如果残疾人是无意的并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一般不承担责任。如果残疾人故意报假案,那公安机关有权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其处以拘留和罚款。因为当事人的报假案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性,已经构成刑事犯罪的,则需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残疾人犯罪可能需要负刑事责任,如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和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有精神病二级残疾,如果犯罪时意志清醒,就要负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当时处于头脑不清醒状态、不负刑事责任。不然犯罪行为人就要按照实际犯罪行为,认定相应的罪行,依法判定服刑。
八个罪名,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人,也要负刑事责任。具体包括: 1、故意杀人; 2、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3、强奸; 4、抢劫; 5、贩卖毒品; 6、放火; 7、爆炸; 8、投毒罪。
刑事责任能力的种类包括完全刑事责任能力、限制刑事责任能力、无刑事责任能力。在年龄方面,十六周岁以上的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不满十六周岁已满十二周岁的具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小于十二周岁的无刑事责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