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8
并不是必须等到工伤好了才能做工伤鉴定的。用人单位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的三十日内一般就能为职工申请工伤鉴定;如果单位逾期没有申请,则职工一方在一年内能够去申请。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费用,一般要几百块钱。可以由个人或者单位垫付,最后由工伤保险基金扣除。 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
做完工伤鉴定后去社保局和用人单位拿钱就行了。因为工伤赔偿的这些项目并不全都是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 例如停工留薪期的工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这些就是用人单位自己赔偿的。
对于做工伤鉴定的价格,其各地去有各地区的相应的价格标准,以河南省为例,其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省级每人次300元,市县级每人次200元;职工因工负伤医疗终结后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省级每人次400元,市县级每人次300元
收费依据:自治区物价局、财政厅《关于劳动能力伤残等级鉴定收费标准的通知》。收费对象:申请劳动能力伤残等级鉴定的单位和个人。收费主体:市劳动局。收费标准:自治区鉴定每人每次300元;地、市级鉴定每人每次250元;县(市)级鉴定每人每次200元
认定工伤后不是必须要做伤残鉴定的。只有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才需要做伤残鉴定,即劳动能力鉴定;但如果没有残疾,也未影响劳动能力的,则不是一定要做该鉴定的。
认定工伤后不是必须要做伤残鉴定。单位、个人都没有不同意见的情况下,如果认定为工伤后,经过医疗治疗后,实际没有影响肢体功能障碍,达不到伤残标准,则可以不用做鉴定。
不一定,如果认定为工伤后,经过医疗治疗后,实际没有影响肢体功能障碍,达不到伤残标准,则可以不用做鉴定,前提是单位、个人都没有不同意见的情况下。如果有一方不同意,则最终还是需要经过伤残鉴定的环节,出具是否构成伤残等级的证明文件才算数。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由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做一次伤残的费用一般是350元的左右,劳动能力鉴定向劳动部门申请,由劳动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的。不过根据各地的经济收入情况有所不同,费用也可能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