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5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按半个月工资标准支付。
用人单位因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按照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除外);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劳动者单方面解除你打过来;由用人单位提出的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能。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合法权益,这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劳动仲裁受理后,用人单位补发工资的话,仍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主动辞职一般是不可以要到经济补偿金的。但是如果用人单位存在强迫劳动者进行劳动;未按约定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未提供约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障等过错情形,则劳动者主动辞职也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
赔偿金和经济补偿有下列区别: 1、适用情形不同。赔偿金适用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适用于无过失性辞退等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2、赔偿标准不同,赔偿金以经济补偿的两倍给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经济补偿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
一般不需要交税。如果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在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以内,劳动者可以拿超过12个月的经济补偿金,这超过的部分就有可能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三倍数额以上,这部分还是要纳税。
申请劳动仲裁的,向当地的县、市、市辖区仲裁委员会申请;如果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则需要向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有关法规,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员工主动提出离职是否有经济补偿,要看用人单位是否有过错,用人单位有过错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一项规定,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一)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二)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单方面且合法地解除劳动合同的,即出现以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