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1
撤销国内与涉外仲裁裁决的区别: 1、依据不同。对于国内仲裁裁决,当事人可基于程序性和实体性问题申请撤销。而涉外仲裁裁决只能基于程序性问题申请撤销。 2、审查范围不同。申请撤销国内仲裁裁决的,法院可审查当事人提出的理由,也能审查理由以外的事项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
行使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权,依法受到以下条件限制: 1、赠与财产的权利需未进行转移; 2、该赠与不可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 3、该赠与合同应当未经过公证。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同时满足以上条件时,才可行使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权。
撤销权的效力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两点,具体如下: 1、客观要件: (一)须有债务人的行为。 (二)债务人的行为必须以财产为标的。 (三)债务人的行为有害债权。 2、主观要件: (一)债务人的恶意。 (二)受益人的恶意。 (三
撤销离婚协议书的案由有:订立离婚协议书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后,未发现订立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条件是: 一、债务人实施了危害债权的行为。这包括两层含义: 1、债务人必须在债权成立后实施; 2、债务人的行为必须是减少其财产的财产。 二、债务人和第三人主观恶意。债务人是否有恶意,一般应当实行推定原则,即只要债务人实施行
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的法定情形有: 1.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2.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3.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这里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权是指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是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赠与人没有任意撤销权。
赠与人在出现如下情形时可以撤销赠与: 1、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2、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3、赠与的财产尚未转移,且赠与未经公证或者不具有公益性质; 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条件为债务人的行为影响了其债权的实现,债务人以无偿转让,放弃债权等方式无偿处分其财产,或者债务人恶意延长其履行债务的期限的。
债权人撤销权有下列构成要件:债务人实施了放弃其债权、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等行为;而债权人依法对债务人享有到期债权;债务人的行为损害了债权人的债权。
婚姻无效与可撤销的情形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三)未到法定婚龄的。可撤销的情形如下: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
债权人撤销权的构成要件为: 一、须以债务人所为的有害于债权人的行为作为撤销权的对象; 二、须以财产行为为撤销标的; 三、须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 四、对债务人以有偿方式处分其财产时,必须在债务人与受益人都具有恶意时,债权人方可行使其撤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