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需要看案情,一般15天内开庭。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起诉书提交法院后,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不服判决的,可以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向被告发送
民事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但有特殊情况的,诉讼时效按照法律规定确定,具体规定如下: 一、下列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三)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
行政诉讼立案后,如果法院采用普通程序审理该案件,会在六个月内及时开庭,会作出判决;如果法院采用简易程序审理该案件,在四十五日内会开庭,并审结该案件。具体的开庭日期,要由法院根据案件的数量、复杂程度等因素来确定。
法律并未规定开庭的时间,按照一般程序而言,在立案后会经过最长不超过20日的答辩状移交时间,在此之后,法院会将应将开庭的时间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首先,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
交通事故发生多长时间后三年内可以诉讼。交通事故发生后可以在交警的责任认定书出来后起诉,也可以治疗后起诉,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
1、起诉立案后,一般需要1至7个工作日将案件从立案庭转到业务庭。 2、业务庭法官在收到起诉材料以后,会根据自己的开庭安排来排开庭的时间。 3、一般审理的期限是受到3-6个月的限制。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普通程序审理的期限是6个月。
行政诉讼立案后多久开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行政诉讼立案后,一般人民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开庭,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需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一般人民法院申请延长开庭审理期限
离婚起诉后多久开庭,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对于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审理期限,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离婚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
1、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根据法律,有1-7天的立案审查时间,1-5天的送达起诉状的时间,再加上30天的举证期限,到开庭一般要3
《民法典》规定交通事故诉讼期为三年时间。因交通事故导致纠纷,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时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三年内,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