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3
房屋继承遗嘱的主要内容: 1、写明立遗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等。 2、写明立遗嘱的原因,要处理的财产的名称、数额,财产分割意见,有关继承人应得的具体数额,以及其它有关要求。 3、立嘱人、证明人、代书人分别签字盖章,最后署明立嘱时间
如果在生前没有遗嘱的财产会按照法定继承顺序来分配遗产。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
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房产。法律继承顺序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再婚财产如果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的内容继承遗产,遗嘱有以下情形的,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1、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2、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3、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4、遗
老人没有遗嘱,房产按法定继承的顺序继承。其中第一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如果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
根据法律规定,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在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在日常生活中订立口头遗嘱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只有在濒临死亡等危机时刻订立的口头遗嘱才有效。 2.在订立遗嘱时条件允许应录音,确认被继承人神智清醒、语言清晰。
遗嘱继承的定义是继承人依照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方式。遗赠的定义是公民通过遗嘱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或者社会组织,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遗赠财产的人叫遗赠人,承受遗
遗赠与遗嘱继承的区别如下: 1、受让人不同,遗赠受让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遗嘱的受让人必须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 2、指向的对象范围不同,遗赠对象只包括财产权,但遗嘱执行不得妨碍遗赠人依法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的清偿; 3、接受和行使方式
遗赠和遗嘱的区别有: 1.接受遗产的主体不同:遗赠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或国家,但不是立遗嘱人的法定继承人;遗嘱只能是法定继承人。 2.权利的行使方式不同: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的两个月内明确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时才视为接受,否则视为放弃
遗嘱继承人死亡后遗嘱是有效的,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且遗嘱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因为只有合法的遗嘱才能发生法律效力。遗嘱继承人死亡的,遗嘱仍然有效,但是没有遗嘱继承人的,应当转为法定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