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7
劳动仲裁裁决作出之后,用人单位不履行义务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劳动者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责令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逾期仍不履行的,依法强制执行。
工程款拖欠诉讼需要当事人携带起诉状、工商登记资料、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工程验收凭证等材料向房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立案;法院通知双方受理案件;当事人备好证据资料;法院送达开庭公告并在七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开庭时间;开庭当日当事人带齐资料到庭辩论质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拖欠工资,可以去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仲裁时效,在解
恶意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监察投诉;或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其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
公司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在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的官网上进行举报。打开网页后,查询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的官方网站,按照操作提示填写举报内容。
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可以拨打12333全国劳动保障热线,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索要工资。
如果劳动者因公司拖欠工资而离职,离职证明应写明员工的基本信息、入职时间、离职原因、离职时间等,最后写明日期,加盖单位印章。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后必须出具的一份书面材料,单位须依法向
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公司拖欠工资:拨打12333举报;将举报信放人当地劳动行政部门邮箱;登录当地人社局官方网站举报;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办事处举报;其他。
拖欠工程款可以仲裁、不可以劳动仲裁。当事人可以自行协议约定管辖机构和仲裁事项,发生拖欠工程款纠纷时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工程合同约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用人单位一直接拖欠工资的,如果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工资的,申请仲裁时效不受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
索要工程款,协商不成只有诉讼,建议诉讼。写诉状,带着身份证,到对方住所地或者工程地的人民法院起诉解决。判决生效后强制执行。如果是订立了合同,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属于违约。自合同约定到期之日起的三年内,可以起诉至法院要求履行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