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2
不可以,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公房的所有权人是国家或集体,因此公房承租人死后,公房不能作为承租人的财产进行继承分割,但可以依法由同住人或其他亲属继续承租,实际上即公房承租权的继承。
遗产继承过了两年还可以主张继承。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因此超过两年才知道自己的继承权的,依然还在诉讼时效内,还是可以主张遗产继承。
不能。《继承法》对于遗嘱的见证人进行了排除式的规定,下列人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继承人、受遗赠人。 3、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同时,继承法司法解释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继承人的债权
可以成为遗产继承人的有: 1、配偶; 2、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3、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4、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遗产还债不用起诉所有的继承人,可以起诉继承人中的一个或几个。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因此是不能被起诉的。
知识产权的财产权可以作为遗产继承。在作者死亡50年内,发表权可以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行使;没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的,则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作者去世后,继承人或第三人可根据作者的遗嘱、遗赠扶养协议或法定继承的规定取得著作权,成为著作权主体。
知识产权的财产权可以作为遗产继承。在作者死亡50年内,发表权可以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行使;没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的,则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作者去世后,继承人或第三人可根据作者的遗嘱、遗赠扶养协议或法定继承的规定取得著作权,成为著作权主体。
私生子作为非婚生子女,法律赋予了其继承亲生父母遗产的权利。法律规定的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代位继承不能适用遗嘱继承。只有在法定继承中才能发生代位继承。在法定继承中该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可代位继承。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的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
债权是遗产的一部分时债权可以继承。作为遗产的债权,必须是在继承开始时已经存在着的债权,如果在继承开始后才产生的债权则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继承人以外的人可以继承遗产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而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应当视为法定继承人,依法享有相应的继承权。
继承人以外的人,被遗嘱指定继承,或存在其他法定情况,就可以继承遗产的。例如,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而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应当视为法定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