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1
缓刑不回原籍服刑要四个条件: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缓刑期间再犯罪怎么办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
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检查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 3、遵守检查机关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的,应当报检查机关批准。 缓刑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
对共同犯罪进行定罪的客观条件为:两个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共同协作,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造成了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的侵害。主观要件则是出于共同的故意,才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
适用缓刑的罪犯有: 1、被判处拘役或者短期有期徒刑;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暂不执行所判刑罚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3、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
第一,犯罪分子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犯罪情节轻微。 第三,犯罪分子具有悔罪表现。 第四,犯罪分子没有再犯危险性,而且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不利影响。 但是,对于是累犯或者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缓刑。
死缓犯限制减刑的,一般有以下的3个条件:1、在累犯限制减刑;2、在七类严重犯罪判处死缓的限制减刑。只要是被判死缓的罪犯,由于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而犯罪者,法院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3、在犯有组织的暴力性犯
缓刑期间被胁迫犯罪的,应当按照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对其判刑,但应当对其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如果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将原判刑罚和新犯的罪行合并执行。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
刑法的缓刑需具备以下适用条件: 1、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3、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4、犯罪情节较轻; 5、有悔罪表现。
实刑改判缓刑需要六个条件: 1、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 3、犯罪情节较轻; 4、有悔罪表现; 5、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6、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上诉案件改判需要
《刑法》规定: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
滥伐林木罪可以适用缓刑。缓刑适用条件之一是被判处拘役或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据法律规定,滥伐林木数量较大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滥伐林木数量巨大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滥伐林木罪,判决结果为三年以下的可以适用缓刑。可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