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9
前提是单位有没有给你参加工伤保险,已参加的前提下,应该在你发生工伤的48小时之内向当地的社保局报案,然后在一个月内给你申请工伤认定。在认定期间,单位应该为你治疗,费用由单位承担。
职工出了工伤的,用人单位应当积极应对,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后,应在正式受理之日起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结论并出具《工伤认定结论书》。在工伤认定结论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
出了工伤事故,先将工伤职工送往医疗机构治疗;用人单位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携带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等资
发生工伤后,员工救济的流程是: 一、尽快就医,积极配合治疗。 二、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应当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人社部门申请,如用人单位未按期申请,受伤职工本人及其近亲属或工会组织可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申请; 切记,申请
出了工伤事故可以找老板进行协商,就手术费用的问题进行解决。如果跟老板协商不成,可以到当地的社会保险中心,敦促企业支付员工的工伤医疗费和生活费。在找相关部门前,需要保留受工伤时的现场证据,包括工人的佐证、证明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操作规程、考勤等
该时期为停工留薪期,在此期间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我国《工伤保险条例》了停工留薪期,也即工伤假期,并规定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需要注意的是,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
出了工伤事故可以找老板进行协商,就手术费用的问题进行解决。如果跟老板协商不成,可以到当地的社会保险中心,敦促企业支付员工的工伤医疗费和生活费。在找相关部门前,需要保留受工伤时的现场证据,包括工人的佐证、证明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操作规程、考勤等
出了工伤事故,处理流程如下: 1、用人单位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将工伤职工送往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2、用人单位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
出了工伤的: 1、先送往医院治疗; 2、进行工伤认定; 3、对工伤认定不符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4、伤情相对稳定后,如果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5、依据鉴定等级依法获得赔偿
出了工伤处理如下: 1、及时送医院治疗; 2、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 3、依照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结果支付赔偿金; 4、如果没有购买社保,工伤赔偿金全部由用人单位支付。 工伤赔偿项目如下: 1、治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必须符合工伤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同时也规定了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