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4
撤诉条件如下: 1.撤诉的主体只能是原告; 2.原告申请撤回起诉,必须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向受诉人民法院提出内容明确的申请; 3.申请撤诉的目的必须正当、合法。原告对自己诉讼权利的处分要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否则,
合同可撤销的情形: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欺诈、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的订立显失公平的。
民法典中撤销合同的条件是: 1、欺诈,一方实施欺骗行为使对方陷入错误; 2、胁迫,一方以物质性强制或精神性强制迫使对方; 3、乘人之危,一方利用对方危难处境或紧迫需要强迫接受明显不公平的条件; 4、重大误解,一方对于合同的重要内容产生错误的
法定撤销权的行使条件具体包括: 1、影响了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 2、债务人需要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实现其债权; 3、债务人无偿处分其财产权益,或者具有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等行为。
任意撤销权是指未经公证的赠与、或非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以前无需任何理由均可撤销赠与的权利。 行使条件有: 1、须赠与标的物尚未交付或未移转登记。 2、须非为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的相关规定,赠与合同的撤销条件为:1、若在赠与的标的权利交付之前,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因为赠与合同是单方义务合同,赠与人享有任意解除权;2、若赠与人在权利交付之后想要撤销赠与合同的,应当满足一定的法定条件
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条件: 1、合同存在可撤销情形:如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以欺诈的手段实施的法律行为、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显失公平; 2、在撤销权的有效期限内; 3、当事人属于撤销权人。
破产撤销权适用的条件是: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条件主要包括:重大误解、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
符合撤销事由就可以撤销。合同可撤销的情形: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欺诈、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
赠与合同的撤销分为任意撤销和法定撤销。如果赠与财产权利未转移的,赠与人可以任意撤销,经过公证或具有公益性质的赠与除外。如果出现以下情形的可以法定撤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的情形;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情形;法定其他情
赠与合同的撤销条件: 1、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权利)。 2、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权利)。 3、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自知道或者应当
撤销权,是指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撤销权成立条件有: (一)客观要件 1、须有债务人的行为。 2、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