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30
以下情况下适用假释: 1、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已经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 2、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已经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 3、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4、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
在网上侮辱他人,情节严重构成侮辱罪的,可以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拘役和管制的刑事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不得假释的情形有: 1、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暴力性犯罪人,即使减刑后其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 2、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3、故意杀人、强将、抢劫、绑架、防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
犯罪分子符合以下情况的,可以适用假释: 1、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已经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 2、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已经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 3、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4、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对
服刑人员可以假释的条件为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
下列情况下犯罪分子可假释: (一)有期徒刑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的和无期徒刑执行十三年以上的; (二)罪犯应当认罪服法、“确有悔改表现”、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和监狱纪律、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完成劳动任务。
判刑后可以假释的情况有两种:一是被判处的刑罚为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且对应执行刑期分别达一半或十三年以上的犯罪分子,存在着认真遵守监规、确有悔改表现等依法可判断其无再次犯罪的危险、对其所居住社区也不会存在较大不良影响的情形;二是因存在法定特
下列情况可以撤销假释: 一、在假释考验期内又犯新罪的 二、获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所犯新罪的,如果发现的新罪是在追诉时效内的,也要撤销假释。 三、获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漏罪的。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保释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的。3.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保释的,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保释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的。 3、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保释的,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