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6
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既遂的量刑幅度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恶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通过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隐瞒犯罪所得罪既遂的量刑幅度是:一般情形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恶意诽谤的处理方式是: 1、报警处理,由公安机关给予违法行为人罚款和拘留的治安处罚; 2、向法院起诉,要求诽谤人对当事人的名誉权等人格权利的受损承担责任。
当事人被人恶意诽谤的,若其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赔偿金一般会依据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等因素来确定。行为人侵害他人人格权的,一般需要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恶意诽谤他人的会被处罚,不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诽谤罪,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没有实施实际的违法行为只是言语上的,不算违法,但属于侵犯他人权益,如果侵害到名誉权或隐私权等其他合法权益,可以维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侮辱诽谤罪指的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般侮辱行为,情节轻微的,不构成犯罪。但是,如果侮辱、诽谤的手段恶劣,情节严重的,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
轻微的诽谤罪一般都是判处管制或者拘役。 诽谤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诽谤罪客观方面表现行为有以下几种: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