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16
婚前财产公证后离婚后不能分割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做了婚前财产公证,经公证只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离婚时另一方是无权获得或者处置的。如果经公证属于双方共有的财产,离婚时双方可以共同协商分割,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时,对于夫妻共同财产,首先
离婚后可以重新分割财产,但前提是出现以下情形: 1、诉讼离婚时存在夫妻共同财产漏分的; 2、离婚后一方发现另一方婚姻存续期间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行为或者伪造债务侵占财产情况,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男女双方未领结婚证的,就不存在离婚的问题,但是仍能分割财产,双方按照共有财产的相关规定对财产进行分割即可,即共有人可以协商确定分割方式。达不成协议,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分割且不会因分割减损价值的,应当对实物予以分割;难以分割或者因分割会
可以,但如果离婚协议书已经对财产分割作出约定,而离婚协议书的签订又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双方都应该遵守约定,即使起诉到法院,法院也不会重新分割。法律依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八条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
1、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2、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3、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如果财产是两人共有,一直没有分割,可以随时在离婚后起诉分割,如果财产已经分割完毕,一方离婚后反悔,可以在离婚后一年以内起诉解决,《婚姻法》司法解释二: 第九条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
现实生活中,有部分人群对办理结婚证这种形式上的手续不太在乎,也有人认为在亲朋好友中举办了酒席,向公众宣告了两人的关系,即是已经形成了婚姻关系,于是便不再办理结婚登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方死亡的遗产,
离婚分割财产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协议离婚。协议离婚是不需要证据的,诉讼离婚时需要证据的。因为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我国法院审理采取的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审判实践中,法院一般会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
分居两年离婚能分割财产。离婚时,男女双方需要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1、离婚分割财产首先就是要确定哪些是夫妻共同财产,哪些是个人财产,离婚分割的是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形成的财产和权益属夫妻共同财产; 2、在确实夫妻共同财产之后就由
能改。离婚证拿了还能改离婚协议。离婚协议是签订之后是可以更改的,但前提是男女双方都对离婚协议内容的更改能够达成一致的意见,例如双方要变更子女的抚养问题,那么可以自行签订抚养权变更协议。如果是对于财产问题想要变更,也可以签署离婚协议的补充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