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8
我国刑法对滥伐林木罪的立案规定: (一)滥伐幼树五百至一千株以上的; (二)滥伐十至二十立方米以上的。 滥伐林木罪是指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行为。
主犯认定的考虑因素如下: 1、犯意发起者。犯意的发起者并且参与犯罪实施的,往往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2、纠集犯罪者。犯罪的纠集者一般都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3、积极参与者,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在共同犯罪中直接实施犯罪行为。 4、组织、策划、
入室盗窃是指行为人通过潜入受害人家中窃取财产的行为。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产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产的,构成盗窃罪,具体包括: 1、盗窃金额是指行为人盗窃的公私财产金额; 2、盗窃未遂,情节严重的,以巨额财产或者国家珍贵文物
偷盗罪即《刑法》中规定的盗窃罪,其犯罪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但不包括单位。一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偷盗罪的犯罪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民法典司法解释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继承编的解释(一)》等。
刑法没有非法滥伐林木罪,只有滥伐林木罪,会追究的刑事责任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两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简称。最高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审判机关,负责审理各类案件,制定司法解释,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并依照法律确定的职责范围,管理全国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最高人民
偷盗罪即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盗窃罪,其犯罪主体要件应当为一般主体,但不包括单位。一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滥伐林木案的量刑标准如下:行为人滥伐森林或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立案起点为10立方米至20立方米或者幼树500株至1000株;滥伐林木50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2500株以上,为重大案件;滥伐林木100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5000株以上,为特别重大案件。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退耕还林的树木不可以砍伐。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控告破坏退耕还林的行为。 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接到检举、控告后,应当及时处理。各级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退耕还林资金和粮食补助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