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0
工会法律援助的范围有: 1.劳动争议案件; 2.因劳动权益涉及的职工人身权、民主权、财产权受到侵犯的案件; 3.工会工作者因履行职责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案件; 4.工会组织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案件; 5.工会认为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其他事项。
家庭暴力的法律援助如下: 1、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有权要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及其所在单位劝阻和调解; 2、对于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妇女应及时报警,公安机关应予以制止; 3、因暴力造成受害妇女轻伤的,可以要求公安机关给予警告、罚款、拘留
法律援助的申请理由: 1、请求国家赔偿;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
法律援助申请条件: (1)申请事项属于规定的法律援助范围(需经诉讼或仲裁程序解决的案件应当已经立案) (2)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确需获得法律援助 (3)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1、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2、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
办理法律援助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2、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帮助; 3、盲、聋、哑和未成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的;等等。
申请法律援助对象有: (一)具备以下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申请法律援助。 (二)盲、聋、哑和未成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应当获得法律援助。 (三)刑事案件中外国籍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师辩护的,
终止法律援助的情形有受援人的经济收入状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案件终止审理或者已被撤销的;受援人要求终止法律援助的;受援人又自行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的等。
法律援助对象是指具备获得法律援助的资格条件并实际获得法律援助的人。具备获得法律援助的资格条件是: (一)具备以下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申请法律援助: 1、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帮助; 2、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
为了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健全司法人权保障机制,保障公民享受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促进社会稳定和文明进步,规范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免收费或由当事人分担办案费用
1、申请人向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2、提交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经济困难的证明、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 3、法律援助机构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
家庭暴力法律援助有如下途径: 1、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2、对于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妇女应当及时拨打“110”报警,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3、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妇女
适合法律援助的条件具体如下: 1、属于公民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等范围的; 2、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 3、其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