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2
法律分析:设定行政许可,应当规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条件、程序、期限。这是关于设定行政许可必须具备的条件规定。行政许可的设定关系到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必须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主体、条件、程序和期限。
提出行政许可申请的方式是:首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特定活动,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情形;申请人按照行政机关提供的申请书格式文本填写好递交申请;行政机关受理后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给予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中的听证程序如下:先由行政机关通知申请人等相关人员听证事项,然后依法举行听证,由申请人等相关人员陈述申辩,举证,行政许可机关进行审查,再制作听证笔录,最后行政许可机关作出决定。
1、申请事项属于该行政机关职权范围; 2、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 另外,行政机关如果发现行政许可相对人的行政许可申请不符合条件,一般都会将申请材料的有关要求,尽可能具体和详尽地告知申请人,有利于申请人正确地提交申请材料,避免出现需要补
1、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2、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 3、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4、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
1、行政许可设定的范围: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1)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2)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
专利权不属于行政许可。专利属于行政确认,行政确认是行政主体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授权,根据职权或者当事人的申请,确定、筛选、证明和宣布某些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权利、资格或者法律地位的行政行为。专利授权颁发专利证书显然属于这种情况。行政许可
法院审理案件,应当在法院公告栏提前公布开庭时间。开庭审判程序法庭程序是指人民法院采取开庭的方式,在公诉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在控、辩双方对证据、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开展辩论的情况下,依法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应否处刑,给予何种刑事
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因为诸多行政案件涉及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和政府秘密,所以很多不实行公开审理,我国主要是书面审理。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较为疑难复杂的案件的,一般会实行复议听证,进行公开的审理。行政复议的结果一般是公开发布的。
企业法人登记不属于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是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