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0
刑事案件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公诉案件通常不可以撤诉,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撤案,自诉案件可以撤案。 公诉案件是指由检察机关依法,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的是'公权',所以刑事公诉案件通常不可以撤诉
刑事案件撤案的决定权由案件性质及阶段决定,具体如下: 1、自诉刑事案件:是否撤诉由自诉人自行决定,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 2、公诉案件: (1)侦查阶段,撤诉的决定权在公安机关手里,派出所在侦查
对于公诉案件,撤案的决定权在检察机关手上,受害人可以就刑事附带民事部分接受调解。对于自诉刑事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
法院判缓刑是由法官决定的。人民法院的法官在审理刑事案件时,发现被告人是符合缓刑条件的,在判决时,应当对被告人宣告缓刑,在宣告缓刑时,还可以同时禁止被告人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刑事案件量刑是: 第一步、确定量刑起点; 第二步、确定基准刑; 第三步、确定宣告刑。量刑是人民法院在定罪的基础上,权衡刑事责任的轻重,依法决定对被告人是否判处刑罚或适用某种非刑罚处理方法,判处何种刑种和刑度以及是否现实执行某种刑罚的审判活动
犯聚众斗殴罪的犯罪分子若为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则可以从轻或者减轻量刑处罚。《刑法》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可能公安机关已经向检察院报逮捕了,如刚过37天那可能是检察院还在审查是否需要逮捕,如已经过了检察院审查的7天,近亲属可以主动向公安机关和检察院询问,如检察院不批捕公安机关需要继续侦查的可以申请变更羁押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监狱减刑由当地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减刑建议由监狱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减刑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审核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减刑裁定的副本应当抄送人民检察院。
法院。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可以宣告缓刑。
违法所得算刑事案件。根据法律规定,构成隐瞒、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
死人了是否算刑事案件,因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1、是由于他人的故意行为或过失行为造成死亡,则可能构成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应追究刑事责任,属于刑事案件; 2、如果是因意外事故造成死亡的,则属于意外事故,不属于刑事案件。 侵害他
不存在“谁说了算”的问题,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都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但是,由于派出所属于公安局的下级单位,因此遇到无法裁断、比较棘手或涉校犯罪情节严重需要提请批捕的案件需要交给上级公安局法制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