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7
融资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融资租赁集借贷、租赁、买卖于一体,是将融资与融物结合在一起的交易方式。融资租赁合同是由出卖人与买受人(租赁合同的出租人)之间
根据《民法典》第七百三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融资租赁合同成立需要的条款如下: 1、租赁物的名称、数量、规格; 2、技术性能; 3、检验方法; 4、租赁期限; 5、租金构成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币种; 6、租赁期限届满租赁物的归属等其它条款。 《
合同规定:第二百四十二条,出租人享有租赁物的所有权。承租人破产的,租赁物不属于破产财产。第二百四十三条,融资租赁合同的租金,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当根据购买租赁物的大部分或者全部成本以及出租人的合理利润确定。第二百四十四条,租赁物不符合
公司融资的风险如下: 1、违约风险,即不能按期归还到期债务,导致企业信用受损甚至引起法律拆讼的可能性; 2、道德风险,主要是指融资团队在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资本管理和融资过程中,由于企业团队个人原因产生的使企业利益受损的可能性,如资金体外循
融资租赁合同的客体一般是价值较大的机器设备、办公设备等租赁物,这是由租赁合同的性质所决定的。目前融资租赁合同的承租人还不包括自然人,因此,个人消费品也不可能成为融资租赁合同的标的物。
企业融资风险有: 1、违约风险,即不能按期归还到期债务,导致企业信用受损甚至引起法律拆讼的可能性; 2、道德风险,主要是指融资团队在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资本管理和融资过程中,由于企业团队个人原因产生的使企业利益受损的可能性,如资金体外循环等
融资租赁合同中承租人享有的权利包括: 1、基于其自由意愿,选择、受领租赁物; 2、占有、使用租赁物,并据此获得收益; 3、请求相对方承担租赁物瑕疵担保责任、合同违约责任; 4、融资租赁合同中承租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合同标的的法律风险如下: 1、标的物交付之前,毁损或灭失的风险一般由出卖人承担,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货物是由出卖人交给承运人运输的在途标的物,则除当事人另有约定以外,由买受人承担该风险。
法律规定,签订租赁合同的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 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企业债务融资的风险有:公司的债务融资会降低公司的投资能力、债务约束加重了公司破产的可能、债权人可以很容易观察到公司过去偿还贷款的记录,影响融资等。
1、民间融资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民间融资可能是几种融资方式中风险最大的,其最主要的风险在于,与非法集资之间只有“一纸之隔”。民间融资沦为非法集资的风险具体有两种:其一是构成集资诈骗罪;其二是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2、银行贷款融资中的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