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8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隐匿财产、恶意清偿、虚构债务、虚假破产、虚假倒闭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的; 2、逃跑、藏匿的; 3、隐匿、销毁或者篡改账目、职工名册、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等与劳动报酬相关的材料的; 4、以其他
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处罚方式: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可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劳动行政部门依法责令其加付赔偿金;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构成犯罪的,那么法院就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
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一般判刑如下: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公司拖欠工资的行为,您的救济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之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
报酬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维权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与经济补偿、责令支付赔偿金,或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有异议的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会被追究的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属于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应当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成立条件如下: 1、本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3、本罪犯罪客体,是双重客体,既侵犯劳动者的财产权,又妨碍了正常的劳动用工关系,侵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4、在客
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依据犯罪情节情形: 1、如果是属于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构成刑事犯罪的,要依据触犯的罪名,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企业和自然人; 2、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3、犯罪对象是双重对象,既侵犯了劳动者的财产权,又妨碍了正常的劳动关系,侵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4、在犯罪的
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是3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构成是: 1、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3、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既有危害行为又有危害结果,且两者间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4、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既侵犯劳动者的财产权,又妨碍了正常的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最多判处七年有期徒刑。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