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7
逮捕后取保候审要多久,法律并没有时间限制规定,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即可以取保,具体条件如下: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
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 2、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3、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判决。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1)起诉被告不作为理由不能
离婚案件的审理程序分为起诉、审理、判决三个阶段: 1、首先要离婚的一方向法院提交起诉状,由法院决定是否受理; 2、如果对于受理的案件,法院会选个时间开庭审理; 3、最后经过法院开庭审理的案子会进行最终的判决。
1、起诉和受理。当事人提交诉状后,人民法院将在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2、审理前的准备。审理前,人民法院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组成合议庭,开展调查或委托调查,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等事宜。 3、开庭审理。 4、依法做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可以
1、被告不到庭。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2、被告中途退庭。被告已经到庭参加诉讼,但是,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又拒不回返的,予以缺席判决。 3、裁定不准许撤诉,原告仍拒不到庭的,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原告
特别程序不可以上诉。特别程序,作出的判决人民法院按照审理的案件实行一次审理即告终结的制度,可以撤销原判决,所作出的判决不能上诉,但是可以撤销。人民法院根据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他的监护人的申请,证实该公民无民事行为
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后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四个办案程序: 1、在刑事拘留的次日起37天之内,予以取保候审或者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 2、未批准逮捕而被取保候审的,在1年内出具最终结论;批准逮捕的,进入后续侦查期间,一般2个月; 3、逮捕的在后续侦查结
监护人认定的条件是: 1、必须经过有关组织予以指定; 2、要根据法律规定确定监护人顺序。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可以由法定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
一、报案 1、公民、单位报案或举报经济犯罪,可以到当地派出所或直接到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当面联系,或书面举报。 2、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对报案和举报必须认真对待,立即受理,问明案情及报案、举报人的联系方式等,制作笔录。不得以任何理由对报案人推诿敷衍
公安机关执行逮捕时,具体应遵守的程序是: 1、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2、执行逮捕时,必须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证。 3、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
基础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且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平均工资30%以下的案件。
法院审理劳动纠纷案件的基本程序:当事人提交起诉状后,人民法院在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人民法院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组成合议庭;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开庭审理;法庭辩论;判决前调解;作出判决。劳动争议案件适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