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7
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非法低价或无偿出让2公顷以上土地使用权,且出让价格低于最低标准的60%的; 2、其非法出让行为造成国有土地资产流失价值20万元以上或导致植被严重破坏的; 3、其非法出让行为造成
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的立案条件为:本罪是行为犯,只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诉。
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有如下四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国有土地使用管理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满,如继续使用该土地,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办理续期手续。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三百五十九条的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非住宅建设用地使
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是70年。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1、居住用地70年; 2、工业用地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年限为50年; 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 5、仓储用地50年; 6、综合或者其他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一种方式。具体是指:市、县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以协议方式,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出让和划拨是相对应的两个概念。划拨是无偿获取国
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年限根据土地用途的不同,使用年限也不同。如属于居住用地,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年限最高为七十年。根据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
划拨土地与出让土地是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两种不同法定方式,在适用范围、土地地价、管理方式、权益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划拨用地主要是国家机关、军事、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等用地,无偿取得是其主要特征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一定块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有期限地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金的行为,这就叫土地使用权出让。
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政府出于某种目的,直接批准或者在相关主体提出申请并缴纳安置补偿费用后交付他人使用而取得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是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而取得土地使用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是:住宅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工业用地、公益事业性、其他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娱乐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40年。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订立: 一、出让合同双方当事人; 二、出让地块的位置、面积和自然状况; 三、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 四、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使用金价格; 五、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使用金的币种、期限和方式; 六、定金; 七、出让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