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1
最高法院减刑的新规应当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予以减刑: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 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3、创造或重大技术创新的; 4、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舍己救人; 5、在抗击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突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在监狱教育改造罪犯中影响深远。具有国家标准的法律权威性:发布该解释之后,全国有了针对罪犯减刑的统一标准。避免乱用法律:有了该解释,就有了具体减刑依据,可以避免减刑问题上的随意性
最高人民法院对一房两卖新规定有: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一房两卖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自首的规定: 一、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二、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
最高法关于坦白的规定有: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1、自首罪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3、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的,要以自首论; 4、虽然犯罪嫌疑人没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如实供述自己罪
对于最高人民法院的量刑规范是: 1、根据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量刑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3、量刑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4、量刑要客观、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
罪犯犯罪了依然能够得到改过自新的机会,只要能够在监狱里面积极的表现良好,那么就能够得到减刑假释而重新做人。减刑、假释是激励罪犯改造的刑罚制度,减刑、假释的适用应当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刑罚的功能,实现刑罚的目的。
关于减刑的规定: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减刑、假释的具体程序: 1、提请减刑、假释,应当由分监区召开全体警察会议,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结合罪犯服刑表现,集体评议,提出建议,报经监区长办公会审核同意后,报送监狱刑罚执行(狱政管理)部门审查。 2、刑罚执行(狱政管理)部门完成审查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抚养权的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抚养权一般归母亲。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抚养有婚生的抚养
合同履行地的法律规定是:如果合同约定了履行地,以约定的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如果争议标的是货币,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标的是不动产,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的合同履行地则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但即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