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3
盗窃是以违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规避他人管控的方式,转移而侵占他人财物管控权的行为。盗窃罪与一般盗窃行为的区分有数额和次数两个可供选择的标准,只要具备了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其中之一的,就构成盗窃罪,否则,只是一般违法行为。
窃取国有档案罪的构成: 1.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2.主体为一般主体; 3.客体是国家对档案的管理制度; 4.在客观上表现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行为。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明知是国家所有的档案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仍公然夺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秘密取得国家所有的档案。侵犯了国家对档案的保护管理制度,应按照盗窃、抢夺国有档案罪,按照法律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为正确适用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人民法院在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公司法的有关问题规定。
未成年人可以构成盗窃。法律规定,盗窃犯罪的主体是14岁以上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盗窃数额较大,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法定量刑标准: 1、1000元以上2500元以下的,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六个月或者单处罚金; 2、2500元以上4000元以
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
关于渎职罪的司法解释相关问题,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2年12月7日发布了《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对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相关问题作出了解释,如即即如何理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
帮信罪的立案标准是帮助信息网路犯罪活动罪的立案标准相关问题,依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帮助行为,需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依据相关司法解释,为他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犯罪提供技术支持等帮助,犯
窝藏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予以窝藏,明知发生妨害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追诉和刑罚执行活动的危害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该结果发生,目的是使其逃避法律制裁。成立本罪的前提是“明知是犯罪的人”。
拒执罪最新司法解释是全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有给付内容的判决、裁定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在有履行能力并且能够履行的情况下,拒不履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裁判和执行的权威,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人
对于涉嫌盗窃罪的犯罪分子,若其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则是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即保释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
盗窃罪退赃如果满足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情形的可以保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