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8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保密协议合同无效,虚假表示与隐藏行为订立的保密协议合同无效,违反强制性规定及违背公序良俗订立的保密协议合同无效,恶意串通订立的保密协议合同无效。
用人单位应该在离职后给予补偿,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是有效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补偿以双方协商为准,不超过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30的,法院都会支持。
对于保密协议中的保密费,劳动法以及劳动合同法等现行法律仅仅规定保守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保密事项是劳动者的一项法定义务,而没有规定对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保密期的费用,也就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自主确定,在保密期限内保密协议所要支付的
协警泄露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50条以上即算“情节严重”;对于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标准则是500条以上;对于其他公民个人信息,标准为5
1.若老板没有违约,工资未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协议是有法律效力的。2.只要协议是出自双方真实意愿且不与现行法律相违背,协议就是有法律效力的。
解除竞业保密协议的办法:当事人协商一致解决;按照约定的办法解除;在一方明示违约或者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时,另一方单方面解除协议等。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在签订保密协议之后,工作单位应当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支付一定的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 如果在停止了劳动合同之后,用人单位在约定期限内没有按时给予劳动者补偿金的,该保密协议条款失效。同时在保密协议中应当明确约定保密的期限
对于一般的保密信息,其期限为两年至三年,但如果是商业秘密,则是任职期间和离职后的无限期。根据我国法律相关的规定,员工对单位的商业秘密或者知识产权相关的事项有保密的义务,且这个保密的义务不仅仅是在任职期间,离职后同样具有保密的义务。单位可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