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4
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的区别如下: 1、对人身自由的限制程度不同。 2、限制人身自由期限长短不同。 3、适用条件不同。 4、执行地点不同。 5、违反规定的后果不同。
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都是强制措施,都是为了保护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并且需要经过法定的程序审批。 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的区别如下: 1、对人身自由的限制程度不同。 2、限制人身自由期限长短不同。 3、适用条件不同。 4、执行地点不同。 5、违反规
1、适用对象不同:假释是针对已经被法院判决的;而取保候审还是在法院判决前,即侦查或者审查起诉阶段。2、期限不同。3、适用的条件不同。4、适用的机关或者说决定的机关不同。前者一般是由监狱提出,报法院批准,后者一般是公检法三机关都有权决定。
两者的概念不同。释放是指从羁押场所出来,解除了人身限制。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保释和取保候审的区别在于二者的适用范围不同,我国刑事诉讼中是不存在保释的,只有取保候审的适用程序和条件,而保释在国外,保释是犯罪嫌疑人的一项基本的权利,司法部门首先必须优先考虑,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形不得拒绝。法律对于取保候审的具体规定是,取保
死缓与缓刑的区别包括: 1、适用前提不同。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前提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 2、执法方法不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宣告死刑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 3、考验期限
缓刑与死缓的区别为: 1、缓刑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条件; 2、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关考察;而宣告死刑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 3、缓刑的考验期依所判刑种和
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都是强制措施,都是为了保护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并且需要经过法定的程序审批,监视居住需要当事人在居所内执行,监视居住要随时受到监视,不能离开住所。取保候审比较自由,只要不离开当地,就可以随意行动。
一、性质不同取保候审:在家中接受接受调查,等待审判。保外就医:在家中或者医院服刑。保外就医期间记入刑期。 二、适用对象不同取保候审适用的对象是未经法院审判犯罪嫌疑人。保外就医适用的对象是经过法院判决正在监狱服刑的人。 三、适用条件不同取保候
取保候审可不可以判缓刑需要根据具体的案情而定,符合缓刑条件的,可以判缓刑。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取保候审的符合相应条件就可以判处缓刑: 1、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已经被逮捕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有无继续羁押的必要进行审查,经审查决定不需要继续羁押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建议有关机关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制度。而取保候审则是五种刑事强制
羁押必要性审查与取保候审的区别是: 1、性质不同,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侦查期间的强制措施;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规定,对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无继续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建议办案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