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13
商业秘密的特征: 1、非公开性。商业秘密的前提是不为公众所知悉,而其他知识产权都是公开的,对专利权甚至有公开到相当程度的要求; 2、非排他性。商业秘密是一项相对的权利。商业秘密的专有性不是绝对的,不具有排他性。如果其他人以合法方式取得了同一
协议是指导缔约双方主体如何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根本指南,对保密内容的判断主要根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保密协议》中对保密内容的约定。因此,也就是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签订《保密协议》之时,应当在理解“商业秘密'的几大特性的基础上,详细、准
公司商业秘密保护的注意事项如下 1、设立管理和监控机构。 2、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3、严格控制接触范围。 4、加强重点部位监控与管理。 5、积极推行契约管理。 6、提高技术监控手段。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亦能构成本罪主体。此外,为了获取和使用商业秘密与披露商业秘密的犯罪分子事先有通谋的单位或个人,应以共同犯罪论处。
侵害行为人因商业秘密侵权从而应当进行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被侵权人因此所收到的损失,包括实际的物质损失和信誉、商誉等损失;以及被侵权人原来预期可得的利益。其中财产损失可按照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来计算。
商业秘密要有以下条件: 1、商业秘密必须具有经济性、实用性等价值; 2、商业秘密所有人必须已经对该秘密采取了必要的保密措施; 3、该商业秘密必须具有不为公众所知悉的特征。
商业秘密的类型有: 1、经营战略; 2、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市场策略; 3、产品的社会购买力; 4、产品区域分布; 5、产品的长期、中期、短期发展方向和趋势; 6、定价政策; 7、劳动报酬; 8、产销策略; 9、营销计划; 10、流通渠道和机构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体构成要件包括: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十六岁的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同时单位也可以构成本罪。
保密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与劳动者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联系方式等信息,需要保密的具体事项;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以及双方的签名、盖章和日期。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获取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主体有自然人和单位。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要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也可以成为该犯罪的主体。单位犯该罪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对自然人的量刑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