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7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权利有以下九项:安全保障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获得赔偿权、成立维权组织权、获得知识权、受尊重权及信息得到保护权、监督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的消费客体是商品和服务。根据相关的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以及财产安全的要求。商品和服务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用于生产消费过程中,有的是用于生活消费过程中。而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赔偿。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
消费者维权需要提交的证据有: 1、反映当事人法律关系的形成、发展的证据材料,如商品的购货发票、接受服务的票据、加工承揽、保管合同的文件; 2、反映损害事实存在的证据,如有产品质量问题的样品、标的物检验鉴定结论等; 3、能够证明经济损失情况的
我国的公益诉讼暂分为两种,即环境公益诉讼与消费公益诉讼。而消费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则以2014年3月15日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为标志。该法规定“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
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包括: 1、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和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4、消费者享有
消费者在消费信贷中有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以及监督权等。这些属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容受到侵害。
消费者维权可以找消费者协会、工商管理部门等。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
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构成犯罪的如下: 1、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的; 2、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 3、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
金融消费者权益包括: 1、保障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金融机构在购买金融产品和接受金融服务过程中,应当依法保障金融消费者的财产安全; 2、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金融机构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真实、准确、全面地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可能影响其决策
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受教育权、人格尊严受尊重权、监督权。关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作了明确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
消费者所享受的权益种类包括有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监督权。这些属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容受到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