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3
公司法规定不得担任股东的情形有: 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2.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 3.正在被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通缉; 4.因犯有贪污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
公司股东股份转让纳税如下:股权转让双方应按万分之五的税率缴纳印花税。如果是法人股东,企业所得税应按25%的税率缴纳。购买股权的人只需按交易价格缴纳印花税万分之五;出售股权的人以大于其初始投资金额出售股权的,其差额按财产转让所得20%的税率缴
可以向法人或股东借款,收据可以作为原始凭证作帐,分录为:借:现金,贷:其他应付款[或长期应付款]不能作为长期借款,长期借款是面对银行的。股东与公司之间“合法的”借贷关系才会受到法律保护。“合法”是指借款程序、借款内容、借款用途、债权债务关系
股东借款如果没有职务侵占行为的,一般不算职务侵占。但该股东如果同是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侵占公司财产的,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司可以向股东借款。只需要签订借款协议,按时偿还即可。法律对此并没有进行限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公司可以向法人或股东借款,借款收据可以作为原始凭证作帐,分录为:借:现金,贷:其他应付款。股东与公司之间“合法的”借贷关系才会受到法律保护,股东在公司成立后,如果违反法律规定,采用借款的方式被认定为抽逃出资,股东也要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股东借款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股东为了公司的经营需要,以个人名义向公司借款,然后将借来的资金用于公司经营。如公司股东采购机器设备时的预领款。 2、股东因个人生活困难,向公司借款用于个人生活。 3、股东为自身经营
股东可以向公司借款。但是股东与公司必须依法订立借款合同,经公司的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并且借款的数额需要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不能超过章程规定的数额限制。
公司股东有下列权限: 1、股东身份权。 2、参与决策权。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 3、选择、监督管理者权。 4、资产收益权。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并
公司股东的权益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以及法定的公益金。其中股本指的是按照面值进行股本金的计算。资本公积中包含股票发行溢价、法定财产的重估增值以及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盈余公积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及任意的盈余公积。法定的公益金指的是按照税后
公司欠款股东一般不承担责任,但如下情形之一除外: 1、公司资不抵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2、出资瑕疵的股东,应当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