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9
解除同居关系时,如果有涉及财产侵权和人身伤害问题的,可以向法院请求补偿。具体的法律规定是: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申请伤残补偿金。工伤职工自愿解除劳动合同,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工伤职工劳动合同,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双倍支付赔偿金。
劳动关系解除,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劳动者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将员工的劳动关系由原用人单位转移至另外一家新用人单位,在此过程中需要由原用人单位、新用人单位与员工一起签署三方协议,员工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与新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转移并非出自劳动者
1、用人单位调离工作岗位是可以的,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2、单位这样做不是解除以前的劳动合同,只是变更了工作岗位。3、能不能不调离原工作岗位,双方可以协商解决。4、适应同工同酬
合同期满就没有劳动关系了,没有解除劳动关系的必要。但是非员工的原因不续约且公司没有降低待遇的情况下不续约,可以要求公司支付补偿金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解除劳动关系后劳动者本人会得到以下补偿: 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
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方式有以下情况: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只要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预告解除; (1)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在试用期
解除劳动关系方式,具体如下: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有以下五种: 1、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 2、关系不同,劳动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劳务关系两个主体之间只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