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2
一、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以挪用公款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为“数额巨大”的起点。挪用公款“情节严重”,是指挪用公
存在以下情形的,属于挪用公款行为,应当立案追诉: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罪刑事立案标准有以下几点: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挪用公款供个人使用且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归还的行为。如果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的金额在一万元到三万元以上的,就属于数额较大。如果为进行非法活动,而挪用本单位资金金额在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
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本罪是行为犯,并不以实际上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成立的要件,只要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即构成本罪。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即可立案。
挪用公款的行为侵犯了我国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经济管理制度造成了侵害。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自身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例如贩毒、赌博等,则直接构成挪用公款罪。如果是挪用较大的数额进行盈利活动的,或者挪用三个月
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如下: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末还的。 挪用公款的构成
私人企业不涉及挪用公款罪,私人企业为职务侵占罪或者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进行营利性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应予立案,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进行非法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1)挪用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