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1
一、患方的身份及亲属关系证明; 二、资料复印件,包括患者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等; 三、患者或家属的误工证明; 四、相关费用单据和清单; 五、其他。
1、门诊及住院病历; 2、化验单及各类检查结果; 3、处方、药品及药品包装袋; 4、手术中的切除组织; 5、输血、输液反应的剩余液; 6、死者尸体。
以下可以当做医疗事故罪的证据: 1、门诊及住院病历; 2、化验单及各类检查结果; 3、处方、药品及药品包装袋; 4、手术中的切除组织; 5、输血、输液反应的剩余液; 6、死者尸体。
依据我国的有关法律的规定,关于医疗事故罪的立案需要的收集以下的物证和物证:1、被害人的陈述、被告人的供述、证人证言;2、住院病历、会诊病历等病例资料;3、化验单和各种检查的检查结果单;4、服用药物的处方;5、输液处方、输血剩余;6、手术记录
收集医疗证据的方法: 1、争取尽早封存病历。 2、及时要求尸检以查明死因。 3、注意收集证人证言。 4、其他证据的收集。医疗费证据如下: 1、抢救医院和县级以上医院的抢救费用和医院的医疗费单据。 2、医院治疗诊断证明书、病历、转院治疗证明,
证明构成医疗事故罪的证据有: 1、门诊及住院病历。 2、化验单及各类检查结果。 3、处方、药品及药品包装袋。 4、手术中的切除组织。 5、输血、输液反应的剩余液。 6、死者尸体。
第一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当事人可以向当地的医学会提出申请,当事人在提交相关材料后,医学会应该在45日内组织鉴定并得出鉴定结论。这就是采取下一步行动的依据,当然,如果对鉴定结论不服,可以申请上一级鉴定,但不能对鉴定委员会提起诉讼。第二步:收
患者需要证明与医疗机构存在医疗关系,医疗机构应该提供相关诊疗过程的说明。医疗诉讼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因此而诉至法院的
确定执行医疗事故罪的证据包括: 1、门诊和住院病历,包括病程记录、死亡病历讨论记录、咨询意见、上级医生查房记录、抢救后补充的病历、检查单和各种检查结果; 2、手术中的切除组织、输血和输液反应的剩余液体; 3、死者尸体; 4、被告供述、被害人
证据一:客观、真实的病历。病历是患者维权最重要的证据材料,法院判决大多依据公正合理的司法鉴定意见,这个意见就是遵循病历做出的。所以建议发生医疗纠纷后,要及时复印、封存病历。客观病历包括:①门诊病历;②住院志;③体温单;④医嘱单;⑤化验单(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
医疗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可以提供以下证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书、病历资料复印件、有关专家的意见、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医学文献资料等。
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原审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