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6
有关民事纠纷的诉讼有效期一般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
无效民事行为指欠缺法律行为根本生效要件,自始、确定和当然不发生行为人意思之预期效力的民事行为。其具体含义是: (1)自始无效。无效民事行为之无效,自行为开始起发生,该行为之意思,从开始起就不被法律所认可; (2)当然无效。即无效民事行为,无
具有法律效力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保证书、承诺书是一方真实的意思表示; 2、保证书、承诺书的内容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3、保证书、承诺书的内容没有违反公序良俗原则。 若保证书具备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单方承诺保证函形式与内容符合相关
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一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因交通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也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1、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那么就可能会追究刑事责任。 2、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具有法律效力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保证书、承诺书是一方真实的意思表示; 2、保证书、承诺书的内容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3、保证书、承诺书的内容没有违反公序良俗原则。 若保证书具备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单方承诺保证函形式与内容符合相关
民事诉讼证据证明标准又称证明要求,是指法官在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证明程度。证明标准确定以后,一旦证据的证明力已达到这一标准,待证事实就算已得到证明,法官就应当认定该事实,以该事实的存在作为裁判的依据。反之,法官就应当认为待证事实未被
证据保全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非常措施,是为防止可能因自然或人为的原因造成证据的灭失或损坏,而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对证据实行有条件的固定或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