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9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已满
以下八种情况不适用缓刑。 1、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2、累犯; 3、无期徒刑; 4、犯罪集团的头目; 5、没有悔罪表现; 6、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刑责或行政处罚再次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 7、拒不交出违法所得; 8、特殊法律法规不宜适用缓刑。
对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符合以下要件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未成年人犯罪适用下列的量刑条件: 1、从宽处罚; 2、不实施死刑; 3、遵循罪责刑相一致原则; 4、既要保护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众安全,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依法惩处;又要考虑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注重保护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权益。
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累犯再犯;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
不适用。《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根据该规定,既然前后两个罪中只要有一个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要注意的是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而不是审判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十八周岁是指过了十八周岁生日的第二天。此外,这里的不得判处死刑,既包括死刑缓期执行,也包括死刑立即执行。
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即使在从轻或者减轻法定刑后判处死刑,也不能宣告死刑。未成年人应当处死刑的,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是指宣告刑,而不是法定刑。因此,无论是成人犯罪还是未成年人犯罪,法定最高刑都是死刑,未成年人犯罪可以在法定刑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
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对所有犯罪行为承担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1、未成年人犯罪的外部原因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内部原因有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2、学校、家庭、社会的环境氛围都可以影响未成年的价值观的形成,可能会导致自律性差,并且在成长过程中,生理机能的发育会让其有精力
未成年人犯罪这样界定: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称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称不
对未成年人可以适用无期徒刑的有犯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安安全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罪等犯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犯上述罪行,可视情况对其处无期徒刑。
未成年人不适用累犯规定。 刑法规定,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不成立累犯。 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 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