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03
人民法院受理单位犯罪案件,除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查外,还应当审查起诉书中是否列明被告单位的名称、住所地以及代表被告单位出庭的诉讼代表人的姓名、职务、通讯方式。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行贿罪的处罚规定如下: 1、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情节严重或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情节特别严重或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
1、对现有单位进行公司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尤其是企业事业单位没有完全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使得企业成为行政的附庸。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市场经济,国家简政放权,政企分开。企事业单位有了自主权
为牟取本单位的非法利益,由单位负责人或经单位领导集体决定,实施了刑法明文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的,叫单位犯罪。单位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判处刑罚。
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实施的,具有危害性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单位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只有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才按照单位犯罪定罪处罚。 刑法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主要属于破坏经济秩序、环境资源、危害公共卫生的
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受贿罪的共犯认定条件如下: 1、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2、主观方面是故意行为; 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受贿罪既遂: 1、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2、如果是数额巨大的,判三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3、如果是数额特别巨大的,判十年以上有期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4、如果是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
受贿罪认定: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中,次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主要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
诈骗犯罪没有单位犯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我国《刑法》中对于构成受贿罪的犯罪分子所适用的具体处罚规定为: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罪不构成共犯。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和我国司法实践,两者具体阐述如下: 1.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单位谋取利益,由单位决策机构或者负责人决定实施的,法律规定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