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2
构成贪污罪的要件是: 1、侵犯的对象是复杂的对象,既侵犯了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和职务的廉洁性,但主要侵犯了职务的廉洁性; 2、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产;
贪污罪的认定条件是: 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 2、侵犯的是公共财物,所谓公共财产是指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和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 3、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故意等。 4、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利用职
贪污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是:《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
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中行使一定职权、履行一定职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
贪污罪与受贿罪的主体都是特殊主体,但两种犯罪的主体略有不同。受贿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而受贿罪的主体较为广泛,既包括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又包括了国有公司,事业单位等机关中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工作人员。虽然贪污罪和受贿罪的主体是特殊
贪污贿赂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国有单位实施的贪污、受贿等侵犯国家廉政建设制度,以及与贪污、受贿犯罪密切相关的侵犯职务廉洁性的行为。构成贪污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认定贪污罪的标准分别是: 1、犯罪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 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犯罪故意;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认定贪污罪既遂与否,应把握以下两点: 1、看行为人的贪污
贪污罪的立案条件:个人贪污数额高于5千元的;或者不满5千元,但具有贪污救灾、抢险款物、募捐款物、赃款赃物等特定款物、以及贪污手段恶劣、毁灭证据、转移赃物等情节的。
职务侵占罪适用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贪污罪的刑罚上限是死刑。 要看行为人贪污的数额是否达到5千元。其中,贪污的数额按累计方法计算。对于行为人贪污的数额达到5千元的,无论其情节如何,均构成贪污罪。而对于贪污的数额尚未达到5千元的,一般应视为一般贪污违法行为。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
职务侵占和挪用资金的区别在于: 1、二者的客体方面不一样,挪用资金的行为方式只是挪用,而职务侵占的行为方式是将其单位的财产或者物品占为己有,其手段可以是侵吞、窃取、骗取以及其他方法; 2、二者的主观方面不一样,挪用资金是挪用本单位资金的故意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