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3
现金赠与合同可以不公证,只要满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条件,赠与合同就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但是公证后该赠与便不能撤销。
赠与合同可以不公证,不公证的赠与合同也是有效。但只有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通常情况下并不享有撤销赠与的权利,不过如果只是经过了公证但是没有办理房屋登记手续,受赠人只能依据合同法要求赠与人承担违约责任,并不能得到房屋的产权。
赠与合同只有赠与人签字,原则上不是有效的。赠与是一种赠与人与受赠人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果只有一方有赠与的意愿,而另一方无意接受该赠与的,赠与合同不能成立。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得行使任意撤销权,但是可以通过法定撤销权进行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
已经公证的赠与合同一般不可以撤销,但是受赠人有严重侵害赠与人及其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等行为的,可以撤销赠与。 受赠人有下列情形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1.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2.对赠与人有抚养义务而不履行; 3.
赠与合同属于诺成合同,诺成合同自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可成立,不以一方交付标的物为合同的成立要件。所以赠与合同只有赠与人签字也是有效的。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一、赠与合同的生效并不以公证为要件,并非一定要公证。但赠与人和受赠人双方协商一致进行公证,是意思自治行为,法律也不禁止。经过公证后的赠与合同在法律规定中产生的效力主要有以下两点: 1、在财产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丧失任意撤销权; 2、经过公证
不是。赠与合同的生效并不以公证为要件,并非一定要公证。根据国家法律只规定了经公证后的赠与合同不得撤销,以及受赠人可以请求交付,并未规定经公证才生效。一般而言,赠与合同,双方达成合意,共同在合同上签字即生效。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能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行使撤销权撤销赠与合同。 第六百六十三条规定,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是不能撤销的。在赠与人不交付捐赠财产的情况发生时,受赠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赠与人交付财产。但是,受赠人不履行捐赠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者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捐赠财产权利转移前,捐赠人可以撤销捐赠。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