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2
计税金额是不含税金额。含税价格,不包括税金在内的计税价格。这种计税价格只包含商品的成本、利润两个因素,用公式表示为不含税价格=成本+利润。不包括税金在内的计税价格。这种计税价格只包含商品的成本、利润两个因素,用公式表示为,不含税价格=成本+
个税滞纳金的计算方法是: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应交而未交个人所得税款之日起,亦即从纳税人超过税法规定的申报缴纳税款期限最后一天的次日起,每迟交一天,就加收一次其应交而未交个人所得税款万分之五的金额作为滞纳金。且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税收滞纳金
税款的滞纳金不是罚金。滞纳金是促使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强制执行方式,而非是刑法中所规定的罚金。两者是不一样的。罚金是指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
逃税罪是既遂犯罪,未根据追缴通知缴税和罚款,其实已经满足犯罪的要件,如果以按逃税罪立案,此时缴纳税款,只能是认定为是量刑的从轻情节,并不能否认犯罪的成立。当然撤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不一定能够争取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滞纳金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税款的事实,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征收一定比例的滞纳税款。经济损失作为渎职罪的立案标准之一,包括两类: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立案标准》明确规定,直接
税收罚款与税收滞纳金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固定资产清理所发生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固
偷税漏税金额达到百分之十以上可以判刑。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
如果犯罪嫌疑人通过欺诈、隐瞒的手段,虚假申报纳税或者不申报纳税,从而逃避缴纳税款的就构成了逃税罪。逃税罪主要有下面几种量刑幅度: 第一,如果逃税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缴纳税额10%以上的,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第二,如
刑法修正案(七)已经将偷税罪罪名改称为逃税罪。逃税罪与偷税罪主要有三个区别: 1、犯罪手段不同; 2、追诉标准中的数额不同; 3、对主动消除违法后果的处理不同。 具体而言,偷税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隐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