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1
侵犯他人隐私属于违法行为,甚至会导致犯罪。具体而言,被侵犯隐私人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而且可由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而如果侵犯他人隐私情节严重,或造成其它严重后果的,则涉嫌刑事犯
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认定: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
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违反著作管理法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犯本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 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
侵犯著作权罪的判刑处罚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监控侵犯隐私权,是可以报警的。如果违反了治安管理的规定,公安机关可依法给予违法行为人相应的治安处罚。并且被侵权人可要求违反行为人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
未成年人有隐私权。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这里的自然人没有年龄限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我国并没有专门关于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的规定,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对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以下几点构建,以明确我国对于公共人物隐私权保护的界限与标准。 (一)在立法上完善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
未成年人有隐私权。具体规定如下: 1、自然人享有隐私权,这里的自然人没有年龄限制; 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3、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4
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侵犯著作权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
侵犯著作权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1、18岁以下的人、怀孕的妇女和75岁以上的人; 2、犯罪情节较轻; 3、悔罪表现; 4、无再犯罪危险; 5、对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