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8
审查起诉阶段是犯罪嫌疑人。刑事诉讼的程序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严格称呼,具体如下: 1、侦查阶段和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的称谓是犯罪嫌疑人; 2、法院审理阶段的称谓是被告人; 3、第二审诉讼中的称谓是上诉人; 4、再审程序中的称谓是申请人; 5、
不一样,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只有建议的作用,对人民法院并没有影响,也不确定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与人民法院的定罪量刑是一致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对于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会采
如果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虚假的第三方受让人信息,或故意隐瞒受让人真实情况,而导致债权人作出错误决定的,可构成欺诈。债务人转移债务构成欺诈行为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请求撤销该债务转移的行为。
检察院起诉到法院后经检察长批准还能撤诉。可以撤诉的情形有不存在犯罪事实的;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被告人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负刑事责任的等。
检察院抗诉可以请律师,但不是必须请。如果觉得本人诉讼经验不足的,可以请律师协助,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第二审程序抗诉中,有权对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提出抗诉的,只能是同级地方人民检察院。
检察院不批捕不会被公诉。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可以判处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足以防止下列社会危险的,应当予以逮捕: 1、可能实施新犯罪的; 2、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 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检察院的公诉书可以公开,但不是所有的公诉书都可以公开。人民检察院制作的下列法律文书,应当在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系统上发布: 1、人民法院所作判决、裁定已生效的刑事案件起诉书、抗诉书; 2、不起诉决定书; 3、刑事申诉复查决定书; 4、最高
医院履行说明告知义务时的注意事项如下: 1、不应过分强调对患者家属的说明告知义务,轻视对患者本人的说明告知义务; 2、履行说明告知义务不可忽视履行法定程序; 3、杜绝医务人员不能真正给患者提供全面真实信息的现象,非掩饰或夸大地告知。
检察院提审程序如下: 1、对公安机关报请批捕案件进行核实:公安机关逮捕嫌犯需向检察院报批。检察院会提审嫌犯核实案情。 2、核实案情准备起诉:公安机关已经移送检察院的案件,检察院要提审嫌犯,核实案情,准备起诉材料。 3、提审:提审是最高人民法
检察院受理案件一个月内可以进行提审。案件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时间规定是一个月,可以申请延长半个月。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刑事拘留一般是37天,然后向检察院提请逮捕,待侦查结束后移交检察院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