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19
公民的著作权系专属性质的权利,其中的人身权利,如署名权与修改权等,只能归著作权人所有,不能列入遗产,不能继承。但是个人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如作品的稿酬,出版、改编、上演作品所得报酬等,则可列入遗产发生继承。继承著作权,是继承人在著作权保护期
对于软件侵权行为的界定应当按照创意与表达分离原则来确定。如果行为人复制软件程序的基本要素或结构,或者按一定的规则、顺序复制部分软件代码的,都属于软件侵权行为。
著作权继承人的类型如下: 1、著作权属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其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著作权法规定的保护期内,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即继承人经过继承活动可以成为著作财产权新的权利人; 2、著作权属于法人或非法入单位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变更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作者(自然人和在特定条件下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作者须具备的条件:是直接参与创作的人。即借助语言、文字、色彩、线条等进行创作,反映自己创作个性及特点的人。确认作者的方法是,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人即为作者。
侵犯著作权的构成要件有以下三点: 1、要有侵犯相关客体的事实。即行为人未经著作权人(或邻接权人)的许可,不按《著作权法》规定的使用条件,擅自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以及表演、音像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等; 2、行为具有违法性。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应是一
侵犯著作权的成立要件如下: 1、受害人依法享有著作权; 2、行为人实施了侵害他人著作权的行为; 3、行为人实行的行为造成了著作权人的权益受损; 4、行为人主观存在过错。 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像、
1、侵犯对象不同,冒充专利行为冒充的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专利;冒他人专利行为假冒的是他人已经取得的、真实存在的专利; 2、行为方式不同,假冒专利是一种违法行为,冒充专利是一种欺诈行为; 3、规定范围不同。
1、文字作品; 2、口述作品; 3、音乐作品; 4、戏剧作品; 5、曲艺作品; 6、舞蹈作品; 7、杂技艺术作品; 8、美术作品; 9、建筑作品; 10、摄影作品; 11、电影作品; 12、图形作品; 13、模型作品; 14、计算机软件;
第一种是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第二种是不适用于《著作权法》的作品。它们包括下列作品: (1)法律、法规,国家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极其官方正式译文。 (2)时事新闻。 (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
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或知识产权,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 一、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1、行为的违法性 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是其承担侵权责任的前提要件。 2、损害事实的存在 损害事实,既包括对公共财产的损害,也包括对私人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
自动取得著作权的条件如下: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无论是否出版,都应当依照享有著作权。 根据作者所属国家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家与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国际条约,外国人享有的著作权受保护。无国籍人的外国人作品首先在中国出版,依照享有
计算机软件用户的法律责任具体如下: 1、依法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2、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计算机软件用户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