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刑法对逃税罪的立案标准有何规定?

更新时间:2022.10.11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逃税罪立案标准为: 1、数额较大,即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税款达5万元以上; 2、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税款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 3、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仍不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 如果因逃避缴纳税款被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一定要及时补缴税款和缴纳滞纳金,并接受行政处罚,才有可能不被追究刑事责任。当然,依法纳税,人人有责,诚信经营才能让企业走得更长远!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律师普法
  • 中国刑法对逃税罪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中国刑法对逃税罪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中国对逃税罪的判刑标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或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缴纳税数额的1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才构成犯罪。

    2020.08.26 129
  • 逃税罪立案标准法律依据
    逃税罪立案标准法律依据

    逃税罪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通知第五十七条 逃避缴纳税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

    2020.02.12 127
  • 刑法对偷税罪的量刑标准有哪些规定的
    刑法对偷税罪的量刑标准有哪些规定的

    偷税行为的量刑有两种情形: 1、犯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如果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况下,本类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才能构成(税务人员

    2020.10.22 136
专业问答
  • 对于刑法逃税罪量刑标准的规定是如何的?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或者因逃税受到两次行政

    2023-08-10 15,340
  • 逃税罪立案标准犯罪人逃税罪标准

    逃避纳税,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起诉:(1)纳税人欺诈,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纳税,金额在5万元以上,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的10%以上,税务机关依法发出追缴通知后,不缴纳应纳税款,不

    2021-10-10 15,340
  • 论逃税罪立案标准和量刑标准

    对于逃税罪立案后,量刑是这么规定的: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

    2022-07-31 15,340
  • 新刑法对逃税罪的量刑标准

    新刑法对逃税罪的量刑标准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2023-09-07 15,340
法律短视频
  • 刑法对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01:00
    刑法对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诈骗罪,指的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捏造事实或掩盖事实真相等手段,骗取金额较大的他人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侵犯对象,一般仅限于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财物,而不是以骗取其他非法的利益。 诈骗罪的量刑标准为:诈骗他人财物,涉嫌金额较大的,可依

    2,304 2022.05.11
  • 逃汇罪量刑标准 01:01
    逃汇罪量刑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逃汇罪是指违反国家的相关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在境外,或者是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入境外,且数额较大的行为,犯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单位、企业或者是其他单位。 该罪的量刑标准有: 1、对于犯逃汇罪的单位,依法应当判

    874 2022.04.15
  • 脱逃罪认定标准 01:27
    脱逃罪认定标准

    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在受审、押解途中逃跑的,也属于脱逃行为。脱逃罪在主观方面的表现是直接故意。脱逃包括暴力脱逃和非暴力脱逃,也包含单人脱逃和多人脱逃。但是无论哪种形式的脱逃,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1,707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刑法对逃税罪的立案标准有何规定?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