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5
从制定《宪法》的过程来看,《宪法》制定者应当是属于一个国家统治阶级的人民,《宪法》制定权也只能属于人民,任何国家机关或者个人都无权制定《宪法》。因为中国的人口众多,我国会选出人民的代表去表达人民的意见,制定《宪法》。 代人民行使制定《宪法》
宪法起草委员会不是我国的制宪机关。宪法起草委员会是负责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机关,而制定宪法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我国立法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人民是制定宪法的主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
“全国人大是制定宪法的机关”这句话是错误的。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而全国人大会常委会才是行使我国《宪法》解释职权的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七条第一项,明确授予全国人大会常委会依法行使“
人民制定《宪法》的方式通常表现为一部新的《宪法》的制定必须由一个国家所有符合条件的公民参与议论、提出立宪的建议,然后通过特殊的程序予以通过。
1、宪法的修改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施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四条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
宪法解释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宪法的共同纲领是1949年制定的。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
中国现行宪法的制定最早可以追溯到1954年,1954年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宪法,也是1954年的宪法,为我国宪法提供了基础。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
公安机关可执行的强制措施有以下几种: 1、拘传。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案并接受以上部门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2、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