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0
环保局行政处罚的流程: 1.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违法行为,应当进行初步审查,并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对需要立即查处的环境违法行为,可以先行调查取证,并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和补办立案手续。 经立案
环境行政许可是指环境行政执法主体依当事方申请,就可能对环境产生消极影响的开发建设或排污行为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给予许可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环境行政许可是环境行政执法中运用非常广泛的一项执法管理形式,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保护环境的规定:我国法律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应当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是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制度是在中国出台最早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它是中国的独创,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并行之有效的环境管
对于环境污染行政处罚提起行政复议的,应当在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具有管辖权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超过复议申请期限的,复议机关将不予受理。
保护环境的15条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不是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1、警告、通报批评; 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3、暂扣许可证
保护环境的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当事人因环境保护事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时效,一般是六个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则按其规定的时效期限来起诉。对环境保护提起民事诉讼的时效则是三年。
新的环保法收废油不违法,无证收购废机油是违法的。 对于无经营许可证或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将构成污染环境罪还将
环保税是按照从量计征的方法,没有固定税率,是按照环保税法规定,应税大气污染物的税额幅度为每污染当量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的税额幅度为每污染当量1.4元至14元,具体适用税额的确定和调整,可由各地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法定税额幅度内决定
环境保护税计算依据: 1、应税大气污染物应纳税额乘以具体适用税额; 2、应税水污染物应纳税额乘以具体适用税额; 3、固体废物应纳税额为固体废物排放量乘以具体适用税额; 4、应税噪声按超过国家标准的分贝数确定。 环境保护税法将直接向环境排放应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1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特制定《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现予公布,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适用范围: 本条例适用于医疗废物的收集